緊湊級卡位戰(zhàn) 東風雪鐵龍C4 L對起亞K3

緊湊級卡位戰(zhàn) 東風雪鐵龍C4 L對起亞K3

東風雪鐵龍C4 L的橫空出世讓人們對雪鐵龍這個品牌有了更深的認識,甚至改變了許多人對于法系車的固有觀念。全新的1.6THP發(fā)動機讓許多同級別渦輪增壓發(fā)動機黯然失色,但能夠在競爭殘酷的緊湊級市場“混飯吃的”,誰沒有幾招“看家本領(lǐng)”。而今天要和東風雪鐵龍C4 L打擂臺的正是以性價比著稱的“韓系正太”起亞K3。

產(chǎn)品名稱 緊湊級卡位戰(zhàn) 東風雪鐵龍C4 L對起亞K3   緊湊級卡位戰(zhàn) 東風雪鐵龍C4 L對起亞K3

外觀—各有千秋 品牌特征明顯

緊湊級卡位戰(zhàn) 東風雪鐵龍C4 L對起亞K3

緊湊級卡位戰(zhàn) 東風雪鐵龍C4 L對起亞K3

緊湊級卡位戰(zhàn) 東風雪鐵龍C4 L對起亞K3   緊湊級卡位戰(zhàn) 東風雪鐵龍C4 L對起亞K3

家族化設(shè)計是把雙刃劍,如何在突出品牌統(tǒng)一感與保持各車型之間的獨立特征之間,找到平衡點是件很難的事。但顯然雪鐵龍與起亞都找到了秘訣。C4 L采用了全新的家族設(shè)計語言,但在細節(jié)的處理上卻又很具特點,全新的臉譜更加符合時下的審美標準;彼得·希瑞爾為起亞帶來了脫胎換骨的改變,起亞K3雖然是款緊湊級車型,但霸氣的直瀑式中網(wǎng)絲毫不遜于中級車。

緊湊級卡位戰(zhàn) 東風雪鐵龍C4 L對起亞K3

緊湊級卡位戰(zhàn) 東風雪鐵龍C4 L對起亞K3

緊湊級卡位戰(zhàn) 東風雪鐵龍C4 L對起亞K3

對于側(cè)身線條的處理體現(xiàn)了這兩個品牌各自的特點。東風雪鐵龍C4 L腰線與輪廓線刻畫清晰,整體感覺非常飽滿厚實,用硬朗來形容在恰當不過;起亞K3則體現(xiàn)了亞洲品牌特有的細膩柔美,整體線條流線感很強。

緊湊級卡位戰(zhàn) 東風雪鐵龍C4 L對起亞K3

緊湊級卡位戰(zhàn) 東風雪鐵龍C4 L對起亞K3

緊湊級卡位戰(zhàn) 東風雪鐵龍C4 L對起亞K3

緊湊級卡位戰(zhàn) 東風雪鐵龍C4 L對起亞K3   緊湊級卡位戰(zhàn) 東風雪鐵龍C4 L對起亞K3

其實仔細觀察你會發(fā)現(xiàn)這兩款車對于尾部的設(shè)計有相似之處,同時也都針對國內(nèi)市場做了針對性的修改。C4 L的排氣管采用“隱藏式”設(shè)計,雖然運動感不強,但增添了幾分穩(wěn)重,整體感也更強。

最熱評論

全部評論

    <td id="5r0sc"><tr id="5r0sc"></tr></td>